【心理科普】彩票成瘾背后的原因揭秘

浙江体彩 2025-05-14 10:56:19
呼吁大家一定要理性购彩,避免陷入成瘾的困境。对于已经出现成瘾倾向的个体,请及时寻求专业帮助。

是什么原因导致购买彩票上瘾呢?这一期,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购彩成瘾背后的原因。

先来了解下什么是成瘾?

成瘾是指对某种物质、行为或活动的持续、强烈地渴求和依赖,无法自主控制的现象。这里需要提到一个词:无法自主控制,没有办法靠自己去控制行为,需要完成某种行为心里才不会难受,甚至感到快乐。

成瘾类型有两种:物质和行为。物质成瘾是指对物质,我们常规理解的如药物、酒精等的极度依赖和渴求,常常伴随着耐受、戒断症状和反复使用,导致身体和心理上的依赖。行为成瘾是指对某种行为或活动,如游戏、购物、吃东西等的过度沉溺和无法自控,对此行为或活动产生强烈地欲望和需求,无法自主停止。而购买彩票成瘾就属于一种行为成瘾。

那么,彩票为何让人上瘾?

购彩成瘾是一种复杂的行为成瘾问题,涉及生理、心理、社会等多方面因素。

一、神经生物学机制

多巴胺奖赏系统失衡

购彩时的随机奖励(间歇性强化)会刺激大脑释放多巴胺,产生兴奋感。研究表明,这种不可预测的奖励比固定奖励更容易成瘾。

长期购彩会导致大脑前额叶皮层(负责理性决策)功能抑制,而边缘系统(情绪驱动)过度活跃。

损失追逐现象

当投入资金未中奖时,人们常产生"沉没成本谬误",认为继续投入才能挽回损失,形成恶性循环。神经影像学显示,此时大脑的岛叶皮质(处理负面情绪)异常激活。

二、认知心理扭曲

控制幻觉

错误认为个人行为能影响随机结果,忽略彩票的完全随机性。

例:坚持认为“自己研究的走势图”可预测中奖号码。

近因效应

看到他人中奖新闻后高估自身中奖可能(某地中出大奖的新闻可能触发此效应)。

数据佐证

大脑对“接近赢”的反应与真实赢类似,激活相同奖励回路。

乐观偏差

低估自身成瘾风险,高估中奖概率(如“别人不会赢,但我可能例外”),甚至负债后仍相信“翻盘神话”。

三、人格与心理特质易感性

冲动性人格

在我们咨询的个案中,我们发现,很多成瘾的人都是冲动型人格,这类人格更易被“快速致富”吸引。

高感觉寻求者

高风险偏好者享受购彩的刺激感,尤其男性在睾酮水平影响下可能强化冒险行为。

自我价值感缺失

低收入或社会认同感低的个体,可能将“中奖”视为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,形成心理依赖。

负面情绪逃避

通过购彩转移压力、孤独或抑郁情绪(如失业后通过彩票幻想“快速解困”),形成“情绪痛苦→购彩缓解→更痛苦”的恶性循环。

四、社会和文化因素

社会认同与从众

在某些文化中,购买彩票被视为一种社会活动,周围人购彩或中奖案例的频繁讨论,产生“别人买我也买”的群体压力。

媒体宣传

媒体经常报道彩票大奖的获得者,这种宣传放大了中奖的可能性,使人们产生一种错觉,认为自己也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幸运儿。

经济压力

经济压力也是促使人们购买彩票的一个因素。在面对财务困境时,人们可能会寻求快速致富的途径,而彩票提供了一种看似可行的解决方案。

本文转自:温州新闻网 66wz.com

温州体彩网 编辑:李荣